发动机的评价指标大总结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内燃机

发动机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,有一些了的指标来评价与要求其性能。一起来看一下发动机的评价指标都有什么吧。

发动机的设计性指标:发动机的设计应该满足使用和制造方面的一系列要求。其中主要包括动力性指标(有效功率、转速、最大转矩和最大转矩)、经济性指标(燃油消耗率、机油消耗率)、可靠性、耐久性指标、质量、外形尺寸指标、低公害指标(噪声、有害气体排放)、制造、使用、维护指标。

总的来讲就是设计一台好的发动机,动力性能满足使用的要求;燃油和机油的消耗较低;工作安全可靠、平稳;工作适应性好;维修方便;排污少、噪音小;工艺性好,制造方便廉价。事实上。一台发动机要满足上述要求是很困难的,因为其中有些要求是相互矛盾的。例如,为了设计重量轻的发动机,就必须采用优质的材料来保证较高的制造精度和使用寿命,但这样会增加制造的成本。随着发动机的具体用途不同,这些重要性也不同。又如,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可以使功率提高,从而使单位功率体积减小、重量减轻。但是转速的提高会导致惯性力的增加,从而导致机械负荷增加,还使得发动机的平衡、振动问题突出,噪声增加;转速增加还会导致工作频率增加,从而导致活塞、气缸盖、汽缸套、排气门等零件的热负荷增加。因此,发动机要根据不同用途,保证良好动力性前提下,折中考虑其他设计因素,然后尽量满足其他要求。

发动机的设计中,在保证良好的动力性前提下,外形尺寸,整个动力装置体积和工作可靠性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。发动机的外形尺寸小、整个动力装置的体积小,会受到工作可靠性的限制。发动机的紧凑性指标通常是指发动机的重量和外形尺寸指标。发动机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在保证足够动力和可靠性的前提下,外形尺寸尽量小,质量尽量轻,结构紧凑。发动机的可靠性是指在规定运转条件下,以规定的时间内,具有持续工作、不会因为故障而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转的能力。在我国,可靠性指标通常是以在保证期(有的称为保险期)内不停车故障次数、停车故障次数以及更换主要和次要零件的数目来表示。

发动机是由大量的零部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,来完成规定功能的一个整体。因此,发动机的可靠性取决于各个零部件的可靠度,且大多数零部件为串联的,用乘法原则计算可靠性。

以上是关于发动机设计中,需要参考的一些评价指标。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